产品分类

Products

技术文章/ ARTICLE

我的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塑料储罐需要做防静电处理吗

塑料储罐需要做防静电处理吗

更新时间:2025-07-25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91

塑料储罐是否需要做防静电处理,需结合其使用场景、储存介质特性及安全标准综合判断,核心是评估静电引发危险的可能性。以下从静电特性、风险场景、处理必要性及方法展开分析:

一、塑料储罐的静电特性:易积累、难释放

塑料属于高分子绝缘材料,其表面电阻通常大于 10¹²Ω,导电性极差。在实际使用中,静电产生的途径多样:介质(如液体、粉末)与罐壁摩擦、介质自身流动或搅拌、环境粉尘与罐体接触等,都会导致电荷转移。由于塑料无法快速导走电荷,静电会逐渐积累,当电压达到数千伏时(通常仅需数秒至数分钟),就可能击穿空气形成电火花 —— 这一特性是判断是否需要处理的基础。

二、必须做防静电处理的场景

在以下场景中,塑料储罐的静电风险较高,必须采取防静电措施,否则可能引发安全事故:

储存易燃易爆介质时

若储罐用于储存汽油、柴油、乙醇、丙酮、甲醇等易燃液体,或丙烷、丁烷等易爆气体,以及塑料粉末、面粉等可燃粉尘,静电火花可能成为 “引爆点"。这些物质的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,一旦达到爆炸极限,静电火花会直接引发爆炸或火灾。例如,丙酮的爆炸极限为 2.5%-12.8%,即使微量静电火花也可能触发危险。

高静电产生环境中

即使储存的介质本身不易燃,但若存在强静电产生条件(如快速灌装、剧烈搅拌导致介质与罐壁剧烈摩擦,或环境湿度低于 40% 使静电更易积累),且周边有火源或易燃物,也需处理。例如,储存普通溶剂时,若灌装速度超过 3m/s,摩擦产生的静电可能在罐口形成火花,若附近有明火(如焊接作业),会间接引发危险。

符合安全标准强制要求

我国多项标准明确规定了防静电处理的必要性:

《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》(GB 12158)要求,储存易燃液体的容器需采取防静电措施(如接地、抗静电涂层);

《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》(GB 50160)指出,盛装易燃介质的塑料储罐必须设置静电接地装置,且接地电阻需≤100Ω;

欧盟 ATEX 认证也要求,用于爆炸性环境的塑料储罐需通过防静电测试(表面电阻≤10⁹Ω)。

三、无需防静电处理的场景

在低风险场景中,塑料储罐的静电积累不会引发危险,通常无需专门处理:

储存非易燃易爆物质时

若储罐用于储存水、普通自来水、低浓度酸碱(无易燃性)、润滑油(闪点>150)等物质,即使产生静电,也不会引发燃烧或爆炸。例如,农业用塑料储罐储存灌溉用水,或化工储罐储存浓度 5% 以下的硫酸(无易燃性),静电风险可忽略。

低静电风险环境中

当介质流动性差(如粘稠液体)、灌装速度慢(<1m/s),且环境湿度适中(>60%,湿度高可增强空气导电性,减少静电积累),静电积累量极少(电压<1000V),无安全隐患。例如,小型塑料储罐缓慢灌装糖浆(粘稠、不易摩擦生电),且环境湿度 70%,无需处理。

四、常见防静电处理方法

若需处理,可通过以下方式降低静电风险:

静电接地:用铜带、接地线将储罐与大地连接,接地电阻≤100Ω,及时导走电荷;

表面导电涂层:涂覆含碳粉、金属粉末的导电涂料,将表面电阻降至 10⁶-10⁹Ω,增强导电性;

添加抗静电剂:在塑料原料中混入抗静电剂(如季铵盐类),使储罐本身具备微弱导电性;

控制操作条件:降低灌装速度(≤3m/s)、保持环境湿度 40%-60%,减少静电产生。


扫码加微信

TEL:13566065402
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