存储过程中发现 PAM(聚丙烯酰胺)药剂结块,需根据结块程度、原因及药剂类型(固体 / 液体)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,既要避免浪费,也要确保处理后的药剂能正常使用,同时需防范二次污染或安全风险,具体处理方法如下:
结块的核心原因多为吸湿受潮(固体 PAM)或温度波动、存储时间过长(液体 PAM),需先排查存储环境:
若因仓库湿度高(>60%)或密封失效导致固体 PAM 吸湿,需立即加强密封(如更换破损包装袋、加装防潮内膜),并将储罐 / 堆放区移至干燥通风处;
若液体 PAM 因温度过低(如冬季低于 5℃)出现分层结块,需将其转移至常温环境(15-30℃),避免剧烈加热(防止降解);
若因存储时间超过保质期(通常 1-2 年)导致结块,需评估药剂性能后再决定是否处理。
轻微结块(结块松散,易捏碎)
严重结块(结块坚硬,无法粉碎)
液体 PAM(水溶液)结块多为分层、沉淀或凝胶化,处理需更谨慎:
轻微分层(上层清液,下层少量沉淀)
严重结块(形成凝胶状硬块,无法搅拌分散)
加强存储管理:固体 PAM 需采用密封包装(如双层塑料袋 + 编织袋),存放在干燥、阴凉的货架上(离地面≥30cm,避免地面潮气);液体 PAM 需密封储罐,避免温度剧烈变化(冬季做好保温,夏季避免暴晒)。
控制存储量:遵循 “先进先出" 原则,避免大量囤积导致过期结块;固体 PAM 拆包后需尽快用完,剩余部分需扎紧袋口并放入密封容器。
定期检查:每周检查一次药剂状态,发现轻微吸潮或结块趋势时,及时转移至干燥环境并优先使用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最大限度减少结块造成的损失,同时保障后续使用效果和操作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