塑料储罐的全面检查周期并非固定数值,而是需根据实际使用场景动态调整,核心目的是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隐患,避免因罐体损坏导致介质泄漏、设备故障甚至安全事故。以下从不同维度详细说明检查周期及重点内容:
按使用工况划分
常规工况:若储罐用于储存常温、常压下的中性介质(如自来水、普通润滑油、非腐蚀性溶液等),且安装环境干燥、通风良好,无频繁振动或外力冲击,全面检查周期可设定为 1-2 年一次。这类环境下,塑料罐体的老化、腐蚀速度较慢,定期检查足以覆盖潜在风险。
恶劣工况:当储罐接触高温(超过 60)、高压(超过 0.1MPa)或强腐蚀性介质(如酸碱溶液、有机溶剂等),或安装在潮湿、暴晒、粉尘多的环境中,检查周期需大幅缩短至 3-6 个月一次。例如,储存硫酸、氢氧化钠等强腐蚀性液体时,介质可能通过微裂纹渗透加速罐体老化,频繁检查可及时发现渗漏点。
按储罐材质与使用年限划分
新罐(使用 1 年内):聚乙烯、聚丙烯等材质的新储罐在初次使用后 3 个月需进行全面检查,重点确认接口密封是否完好、罐体有无因运输或安装导致的隐性损伤。若检查无异常,后续可按常规周期检查。
旧罐(使用 5 年以上):塑料材质会随时间逐渐老化,尤其是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的储罐,易出现材质脆化、强度下降。使用 5 年以上的储罐建议每 6 个月检查一次,除常规项目外,还需测量罐体壁厚(重点部位如底部、接口处),若壁厚减少超过原厚度的 20%,需评估是否继续使用或更换。
全面检查的核心内容
无论周期长短,全面检查需涵盖以下项目:
外观检查:观察罐体表面是否有裂纹、划痕、鼓包、变形,尤其是焊缝(若为焊接成型储罐)和边角部位,这些区域易因应力集中出现破损。
密封性检查:关闭进出口阀门,对储罐进行水压试验(压力为工作压力的 1.25 倍),保持压力 30 分钟,观察压力表是否下降,同时检查接口、阀门连接处有无渗漏。
附件检查:检查液位计、安全阀、压力表等附件是否正常工作,阀门开关是否灵活,避免因附件故障导致储罐超压或液位失控。
Copyright © 2025 四川浙东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蜀ICP备2025129411号-1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.x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