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1. 结构完整性与腐蚀防护 | 一体成型无隐患:采用滚塑工艺整体成型,罐身无焊缝、无接口,杜绝 “内衬层与钢壳剥离" 的核心风险;聚乙烯本身耐多数酸、碱、盐溶液(如化工中的稀硫酸、食品中的醋酸),且内壁绝对光滑,无介质渗透、残留死角,长期使用无 “钢壳被腐蚀" 的隐患。 | 存在 “内衬层失效风险":玻璃钢(玻璃纤维 + 树脂)通过手糊或缠绕工艺衬于钢壳内壁,树脂与钢壳的结合依赖粘接剂,长期受温度变化(热胀冷缩系数差异大)、介质浸泡影响,易出现衬层开裂、鼓泡、脱落,一旦衬层破损,腐蚀性介质会快速侵蚀钢壳,导致储槽报废。 | 
| 2. 制造成本与经济性 | 成本更低:原料(聚乙烯颗粒)采购成本低于 “钢材 + 玻璃钢树脂 + 玻璃纤维" 的复合材质,且滚塑工艺自动化程度高(中小型储罐 1-3 天成型),无复杂的钢壳焊接、玻璃钢手糊内衬工序,同规格(如 30m³)PE 储罐造价比钢衬玻璃钢贮槽低 25%-45%。 | 成本高且工序繁琐:需先加工钢制外壳(切割、焊接、除锈、底漆),再现场或工厂手工糊制玻璃钢内衬(依赖熟练工人,工时长达 1-2 周),树脂、玻璃纤维及人工成本叠加,整体造价显著更高。 | 
| 3. 安装与运输便捷性 | 轻量化 + 一体化:聚乙烯密度仅 0.91-0.96g/cm³(约为钢材的 1/8),30m³PE 储罐重量仅 800-1200kg,可整体吊装运输至现场,无需拆解组装;安装仅需简单混凝土平台(无需复杂承重地基),1-2 天即可完成就位,大幅缩短施工周期。 | 笨重且安装复杂:钢衬玻璃钢贮槽因钢壳重量大(30m³ 规格可达 8-10 吨),需拆解为壳体、配件运输,现场需先焊接钢壳(需专业焊工),再检查 / 修补玻璃钢内衬,安装周期长达 1-2 周,且对地基承重要求高(需加固混凝土基础)。 | 
| 4. 维护难度与寿命 | 几乎免维护:内壁光滑不结垢、不生锈,日常仅需定期通过人孔清理罐内残渣(无需特殊工具);常温常压下,PE 储罐使用寿命可达 10-15 年,无 “衬层修复"“钢壳除锈刷漆" 等额外维护成本,后期投入极低。 | 维护频繁且成本高:需每 1-2 年检查玻璃钢内衬(尤其焊缝、转角处),若出现开裂、鼓泡,需停机打磨、重新糊制树脂 + 玻璃纤维(单次修复成本可达造价的 10%-20%);钢壳外壁需每 3-5 年除锈刷漆(防腐处理),否则易锈蚀,整体维护成本是 PE 储罐的 3-5 倍。 | 
| 5. 卫生安全性(食品 / 医药行业) | 食品级属性达标:食品级 PE 材质无毒、无味,不与食品介质(如酱油、果汁、发酵液)发生化学反应,可通过 FDA、GB 4806.7 等食品接触标准认证;内壁光滑,易清洁消毒,无微生物滋生风险,满足食品酿造、医药辅料储存的卫生要求。 | 卫生风险难控:玻璃钢内衬的 “树脂基体" 可能存在微量小分子迁移(尤其长期接触酸性 / 油性介质时),且手糊工艺的内衬表面易有气泡、纤维外露,形成清洁死角,藏污纳垢后难以清理;若衬层破损,钢壳锈蚀产生的氧化铁会污染介质,无法满足食品级卫生标准。 | 
| 6. 抗冲击与韧性 | 韧性优异抗破损:聚乙烯具备良好的抗冲击性(即使 - 20℃低温下仍不易脆裂),可承受搬运、现场作业中的轻微撞击(如工具碰撞、雨水冲击),不易出现裂纹;罐身形变后可一定程度恢复,无 “内衬层因形变断裂" 的问题。 | 抗冲击性差且脆:钢壳虽坚硬但脆性高,受冲击易变形凹陷,且一旦变形会直接拉裂玻璃钢内衬(玻璃钢韧性远低于 PE,低温下更脆);内衬层一旦开裂,无法修复至原有性能,只能局部补强,隐患持续存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