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E 储槽使用温度为-20~60度,储槽内液体超过或低于使用范围(通常指最高液位线和低液位线),会分别引发结构安全风险、介质变质问题,甚至影响配套设备的正常运行,长期忽视可能导致储槽损坏或生产事故。
当液体液位超过储槽设计的最高使用线,液体重量、压力及介质特性会对储槽造成额外负荷,主要问题集中在结构安全和介质泄漏上。
- 易挥发介质损耗加剧:如储存酒精、氨水等易挥发液体,超液位会减少罐内气相空间,挥发的蒸汽无法有效缓冲,可能导致罐内压力骤升,加速介质从密封处泄漏,同时也会让介质浓度降低(如氨水挥发后浓度变稀)。 
- 高温介质风险升级:若储存的是 40℃以上的高温液体(PE 储槽常规耐温上限约 60℃),超液位会让液体与罐顶接触面积增大,若罐顶无保温层,高温液体可能加速 PE 材料老化,同时罐内热气无法排出,进一步提升罐内压力,双重风险叠加。 
液体液位低于使用线时,虽然储槽结构压力减小,但会因介质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、配套设备吸入空气,引发一系列问题,主要集中在介质质量和设备损耗上。
这是低液位最常见且危害直接的问题,尤其针对配备进料泵、循环泵的储槽系统。
无论是超液位还是低液位,问题都不是孤立的,可能引发 “连锁反应":